Copyright www.0315c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紀委監委版權所有
魯公網安備 37010302000911號 魯ICP備05019079號-2 技術支持: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時間:2023-10-17
山東省臨沂市臨港區紀檢監察工委緊盯影響產業發展的政策落實、干部作風等方面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圖為該區紀檢監察干部在走訪重點項目。 李霞 攝
河南省平頂山市紀委監委聚焦大力實施產業體系融通、城市能級提升等工程,強化監督保障,助力加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圖為該市紀委監委干部深入企業一線,查訪影響營商環境問題。 楊朝輝 攝
當前,各地積極實施優勢產業壯大工程,把謀劃與建設產業集群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容,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紀檢監察機關如何找準服務保障著力點,聚焦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強化監督執紀執法,推動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文章?我們采訪了三位地方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
本期嘉賓
王 琴 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鄭建國 貴州省貴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戚 軍 山東省臨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聚焦產業集群發展情況,保障政策落地,助推特色產業和優質項目形成規模、做大做強
記者:產業集群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有效載體,對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請結合實際談談,護航本地區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
鄭建國:“中國數谷”是貴陽的一張靚麗名片,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信息化產業蓬勃發展,有力支撐了貴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們立足職責定位,自覺把紀檢監察工作同“數字活市”戰略目標相結合,聚焦責任落實,從關鍵部門、“關鍵少數”破題,由委領導班子帶隊,深入企業、工地、產業園區開展調研式監督檢查,與責任單位“一把手”點對點指問題、面對面督責任,著力糾治政策落實中存在的溫差落差偏差;把推動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監督保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圍繞“貴商易”平臺建設、2023年數博會籌辦等持續開展專項監督,推進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貴陽品牌;持續深化作風整治,久久為功,嚴肅糾治“庸、懶、散、軟、浮、推”作風頑疾。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制定加強作風建設激勵干部敢干實干快干會干的規定,引導激勵黨員干部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擔當作為、奮發有為。
戚軍:在現代商貿物流崛起的同時,臨沂深入實施先進工業強市戰略,著力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現代高效農業、新材料、建筑建材、現代商貿物流等產業,奮力構建“百億企業、千億產業、萬億工業”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推動現代化強市建設。我們緊盯影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開展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聚焦優化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人文環境、法治環境、服務環境等方面,選取行政執法、工程項目采購招標、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等“小切口”,以點帶面做實監督,推動行業開展系統整治,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比如,發現政策優惠申請渠道不明晰的問題后,我們推動行政審批部門升級打造“沂i企”平臺,圍繞“免申即享”政策清單,開辟申報統一入口,實現政策“直通直達、直感直享”。
王琴:濱海新區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產業基礎雄厚,特色產業集群突出。近年來,堅持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綠色石化、汽車、高端裝備三大優勢產業和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我們制定出臺相關服務保障舉措,聚焦天津市“穩經濟運行33條”、濱海新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春筍行動”等開展重點監督,推動一批民營企業“小升規、規升巨、巨股改”。督促完善各梯度優質中小企業支持政策,確保年底前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超60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超100家。督促優化招商政策設計,完善政策兌現制度,對新引進的產業項目實施“全周期管理”,推動招商政策落實;制定監督工作方案,圍繞政策落實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作風問題進行監督,推動“清廉審批”建設。開展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專項監督,深入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空客飛機生產線提升改造項目等開展監督檢查,推動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并以企業滿意度為標尺,為職能部門評分,督促改進提升,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用好容錯免責機制、澄清正名機制、回訪教育機制,有效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
聚焦關鍵環節,深入查糾影響營商環境突出問題,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記者: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促進資源要素的高效運轉和深度融合。對此,立足職責,采取了哪些舉措?
王琴:一方面,我們把全區各級黨組織落實保障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情況作為政治監督重要內容,壓緊壓實主體責任,推動及時解決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勞動用工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難題。開展走訪服務企業活動,推動解決百余個問題,幫助兌現扶持資金數千萬元,為企業紓困解難。比如,我們堅持巡察和服務并重,協調解決某公司繳納水費問題。該企業與其他企業共用一水表造成不便,了解問題形成的歷史原因和主要障礙后,我們召集有關單位和部門研究解決辦法,推動徹底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緊盯歪風邪氣,整治突出問題,深入查糾以權謀私、吃拿卡要、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作為等違紀違法問題。比如,查處了某開發區市場監管局職員唐某向管理服務對象索要電子兌換券,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緊盯懶政怠政,重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糾治“騰挪閃避繞”等頑疾行為。比如,查處了某開發區規劃國土和建交局職員宋某在接待某公司辦理規劃竣工驗收審批時,態度冷漠生硬,損害濱海新區形象問題。
鄭建國:我們總結研判日常監督情況發現,影響和制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招得來、留得住、強得起”三個環節上。為此,我們堅持系統思維,開展了一系列專項監督檢查。在“招”的環節,開展“強省會”招商引資工作專項監督,發現了83個問題,隨后向市委報告,市委采取系列舉措,有力保障招商工作項目化、任務清單化、時序流程化、推進制度化、落實標準化。截至目前,全市大數據企業已突破5600戶。在“留”的環節,組織開展“貴商易”監督工作?!百F商易”是我市開發的一款服務企業類政務APP,企業發展有關政策、資源、資金、人力等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企業的訴求和意見也有體現。我們瞄準落地企業愿不愿意用、用得怎么樣、用得好不好等開展監督。在發現的問題中,我們重點聚焦政策兌現、硬件配套、政務服務等關鍵節點推動問題整改。在“強”的環節,盯住營商環境加強監督,為企業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今年以來,我們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02個,對5人進行了立案查處,確保政商關系既“親”又“清”。
戚軍: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體,臨沂民營經濟發達,對營商環境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我們建立紀企直通機制,目前已開展6輪“企業評部門”活動,隨機抽取近2萬家企業開展無記名書面評議,并對1萬余家被行政處罰企業進行回訪,共收到問題反映、意見建議804條,收集黨員干部問題線索34條?!捌髽I評部門”活動已成為臨沂市委、市政府評價部門服務企業質效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以作風整頓為主線,定期梳理分析“12345·臨沂首發”、營商環境監測點、“紀企直通車”、巡視巡察等渠道反饋的問題,深化“由事看作風”評價機制,督促部門轉作風、優服務。比如,我們針對社會反映比較強烈的水利系統招投標問題,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接連留置了市水利局原局長和2名在職副局長等4名市管干部,形成強有力震懾,并同步開展招投標領域專項巡察,對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挖細查,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實行臺賬式管理、開展清單式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記者:下一步,推動解決影響產業集群發展的堵點問題,紀檢監察機關還需要從哪些方面著力?
戚軍:我們將緊盯影響產業發展的政策落實、行政執法、干部作風等方面問題,強化監督檢查,督促整改糾偏,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作用。聚焦惠企政策落實,深化運用“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監督機制,建立政策落實、重大項目落地監督臺賬,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臨沂落地生根。聚焦責任落實,推動黨委、職能部門履行主體責任,以壓實“一把手”領導責任為重點,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書記攻堅項目”,發揮“關鍵少數”作用。聚焦行政執法領域,監督推動主責部門集中治理,著力查處一線執法人員吃拿卡要等問題,督促執法部門加強行業監管、規范執法行為,更好地保障臨沂產業振興發展。聚焦服務優化,持續深化作風整頓,用好正反典型開展教育引導,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激勵黨員干部在推動產業發展中擔當作為。
王琴:我們將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實行臺賬式管理、開展清單式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著力打通影響政策落實的各類“梗阻”,確保各項政策直達基層、直接惠及企業,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堅持以嚴的基調正風肅紀,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緊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隱形變異問題,運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預警糾治。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治理“庸懶散浮拖”等頑疾,為特色產業振興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強化“紀檢監察機關也是干部之家”理念,打好回訪教育、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組合拳”,旗幟鮮明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激勵黨員干部在實施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中建功立業。
鄭建國:我們將立足職能定位,全力服務保障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聚焦主體責任落實,督促有關部門牢牢抓住算力、賦能、產業三個關鍵,緊緊圍繞夯實數字底座、壯大數字產業、加快數字賦能、深化數字治理、優化數字生態五個要素打造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核心區。持續深化作風整治,對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常態化分析,抓住普遍發生、反復出現的問題,持續加大“地方病”“行業病”治理力度。應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全流程糾治“庸、懶、散、軟、浮、推”作風問題,把查處作風頑疾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結合起來,強化制度的剛性執行。進一步強化案件查辦力度,緊盯產業發展問題背后的“責、風、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聚焦國企、金融等影響數字經濟賦能發展的關鍵領域加大查處力度,確?!叭桓币惑w推進取得更多成效、更大成果,以良好的政治生態推動數字經濟領域政策實、創新強、資金足、人才多等關鍵要素融合提升。(李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