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www.0315c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紀委監委版權所有
魯公網安備 37010302000911號 魯ICP備05019079號-2 技術支持: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時間:2022-03-01
圖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內,觀眾在《復興之路》序廳的展墻前駐足觀看。
《文物中的紅色基因》叢書分《信仰忠誠》《無私奉獻》《艱苦奮斗》《求是創新》《廉潔奉公》《家國情懷》六卷,遴選五四運動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文物共600余件,再現偉大歷史,詮釋偉大精神。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文物是歷史的記憶。紅色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見證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程,是弘揚革命傳統、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方正出版社聯袂推出的《文物中的紅色基因》叢書,以一件件真實的革命文物為切入點,講述文物背后的英雄故事,再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和戰勝困難的智慧力量,書寫出一曲曲瑰麗的時代壯歌。
紅色文物印證了信仰力量的無堅不摧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同埃德加·斯諾談話時提到:“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記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泵珴蓶|提到的“三本書”中的第一本,就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
如今,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就有這本小32開的平裝本《共產黨宣言》。它是1920年8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初版。一百多年來,它見證著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歷程,為中國革命思想鑄入共產主義之魂發揮了重要作用。
真理的滋味是甜的。從誕生之日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叢書對信仰的時代特征進行了深入挖掘和總結,通過一個個先進人物的執著和抉擇,折射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整體的時代精神狀況。從陳望道翻譯第一部《共產黨宣言》時的“甜蜜信仰”,到李大釗為了追求真理慨然赴死的浩然正氣;從劉伯堅“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的決絕,到葉挺《囚歌》中慨然吟唱的“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的無畏;從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熠熠生輝的碑文,到抗震救災、抗疫逆行隊伍里挺拔堅毅的身影,中國共產黨人用生命和熱血踐行了對黨的錚錚誓言,印證了信仰力量的無堅不摧。
追望大道,求索不息。理想和信仰的內涵始終如一,但又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陳列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隊長沈寧、隊員王慧的入黨申請書。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信仰的力量是沖鋒的強大動力,一批批新同志“火線入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難忘歷史的見證,具有極強的精神價值、歷史價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叢書編輯委員會主任王春法表示:“經由這些文物,讀者可以觸摸歷史的脈搏,探尋文物擁有者或見證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感受時代先行者們情感的真摯、精神的執著、信仰的堅定、斗志的昂揚,感受恢宏歷史深處幽微細致的場景瞬間?!?/p>
紅色文物凝聚了求是創新的智慧力量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展廳中,有一塊毛澤東親筆題詞“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的基石。這是新中國工業建設史的重要見證。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面臨的是一種怎樣的局面?毛澤東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p>
新中國,是在崎嶇與坎坷中建立的。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懼挑戰,帶領人民投入到激情澎湃的國家建設中。
1953年7月15日,新中國第一個汽車工業基地——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舉行了奠基儀式。毛澤東親筆題詞的奠基石被放置在中心廣場基座上,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第一塊里程碑。
1956年7月13日,12輛載重汽車開出總裝配線?!皬慕裉炱?,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結束了,我們自己的汽車將源源不斷地一天比一天更多地從這里開出去”。毛澤東親自提筆命名,寫下了“解放”二字。
“一汽的誕生,不僅代表了一段輝煌的歷史,更象征著一個只屬于中國的名字,承載了幾代人的夢想。它是中國共產黨人求是創新精神的體現?!敝袊鴩也┪镳^黨委書記、叢書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單威介紹,汽車工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各工業門類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從前連鐵釘火柴都要進口的中國,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零的突破?!扒笫莿撔录仁侵袊伯a黨的本質特征,也是我們事業不斷前進的動力?!?/p>
從銘記著共和國鋼鐵記憶的第一根重型鋼軌,到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號外”;從響徹太空的《東方紅》樂曲,再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嫦娥探月、北斗導航、蛟龍探海,無不詮釋著這個道理——自主創新是泱泱大國走向世界的強勁動力。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為內涵的“兩彈一星”精神,已凝結成一種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激勵和鼓舞著幾代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紅色文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清風正氣
江西省南昌市的梅嶺山腳下,安放著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方志敏的遺骨?!扒遑?,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方志敏在自己偉大而短暫的一生中,始終堅守“矜持不茍,舍己為公”,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留下《清貧》的赤誠獨白,字里行間表現了一位共產黨人對國家和民族的大愛。
方志敏是“窮人的主席”。雖然他“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素來安清貧、樂正道,堅持“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業”。1935年1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方志敏不幸被捕,他的身上除了一塊懷表和一支自來水筆之外,一個銅板都沒有。他說:“我們革命不是為著發財!”
《清貧》的手稿,如今同樣靜靜躺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肚遑殹肺墓P樸實無華,卻有著千鈞力量,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窮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有價值。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就把清正廉潔作為必備政治品格寫在旗幟上?!都t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提出入黨積極分子應具備的五項基本條件,井岡山時期紅軍戰士在包袱皮上寫下關于紀律的“六項注意”,董必武珍藏的《二中全會決議》文本中記錄了“兩個務必”的諄諄告誡,焦裕祿生前反復修補自己使用的工作藤椅……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持著“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重如山”的信念。正如趙超構在《延安一月》的報道里說,中國共產黨人沒有官僚作風,沒有不良風氣,沒有萎靡不振;有理想,有信仰,有民主,是中國的希望,民族的希望。
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中,面對繁重而艱巨的任務,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中國共產黨人愈加重視紅色資源堅定信念、鼓舞斗志的作用。近日,中辦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一處處革命舊址講述共產黨人堅定執著的奮斗歷程,一件件革命文物映照百年大黨歷久彌新的初心使命。從戰爭年代“紅米飯、南瓜湯”的樂觀豁達,建設時期“勒緊褲腰帶搞生產”的自力更生,到如今“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踏石留印,中國共產黨保持崇高遠大的追求,保持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創業勁頭,以清為榮,以干為樂,聚合起誰也無法阻擋的力量。正如本書所言,“紅色基因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孕育形成的先進思想因子的結晶,是百年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精神特質?!睆倪@些紅色文物中,探尋我們“從哪里來”,弄清我們“走向何方”。(李自強)